【文化觀察】閱讀👳🏻:不斷突破認知的學習
2022年05月17日 10:45:39 作者:朱永通 來源😁: 審核👩🏿🚀:
蘇格拉底曾雲:“惡來自無知。”而書無疑是能讓人省察到自己“無知”的鏡子🤼♀️。從這個意義說,閱讀可以說是一種生產力,直接影響我的生命質量⚖️:努力認識自己的“無知”🎞,並在精神鍛煉中不斷蛻變,創造自己。
——題記
打磨認知世界的能力
猶記十多年前👩🏻💻,我與好友c坐火車去武夷山參加會議。一路上🪹,我們談得最多的還是各自正在閱讀的書。談起他深愛的某名家的書📄,他從這位名家所處的時代👼、身世和寫作風格,到與之相關的奇聞軼事,如數家珍。除了這個名家晦澀難懂、鮮有人問津的學術書外,其餘圖書只要買得到的🫎,他都擁有且都細讀過。我聽得有點兒心虛👱,因為這位名家的書我幾乎沒怎麼讀過,他個別選入語文教材的文章我也沒啥“好感”🦸🏿。出于好奇𓀇,我當即網購了幾本🤙🏿,但是每一本我都是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在我看來👹,這位名家的作品從文學造詣的角度看🌬,頂多是二三流作家的水平,對我實在沒什麼沖擊力和吸引力🫙。我打電話與c交流甚久,最後的結論是,書猶人👨👩👦👦,能不能交朋友,靠的是緣分。
這個結論當然很勉強。很多年過去了☸️🚼,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為何這位名家的“精神食糧”如此不合我的脾胃😑?直到五六年前讀了《哲學起步》(鄧曉芒/著)一書中關于“反思”的反思,我終于豁然開朗🤾🏽♀️。什麼是反思呢?且容我原封不動引用鄧先生的闡釋:
從別人身上反過來看自己🚵🏼🦸🏽♂️,把別人當作自己的鏡子。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也就是反思自己。人的意識對物質世界的超越、對肉體的超越首先就體現在反思上。自己和別人在肉體上肯定不同,但反思🧝♀️🙆🏽、換位思考使我們意識到我們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只有在對對象、對他人的影響上面🧑🏽,我們才能夠看出自己的本質,這就是反思。對象世界就是你的一面鏡子🌡,你的靈魂就是你發出的光,這個光在鏡子上面反射回來,你才可以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形象🫶。這就是反思本來的含義。
尤其讓我無比震撼的是對自古以來中國式“反思”的深刻剖析,鄧先生稱之為“阻斷反思的反思”🫸:
為什麼是阻斷反思的呢?因為在反身而誠面對自己的內心的時候🌥,內心的那個衡量標准是既定的👠,它不需要再反思,需要反思的只是外在的一些舉動是否符合這個既定的內心標准。
這個標准是一面鏡子⚠️,但這種反思是顛倒的,不是把外面的世界當作自己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而是把自己的內心當作一面鏡子去照外面的世界,這是非常主觀的🤙✵。
我們常聽說某人把某種主義當作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為什麼不照自己🧑🧒🧒♓️?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這種主義的化身,他自己就是評判一切外部事物的一面“照妖鏡”。即使這種外部事物就是自己做出來的行為🦻🏻,也不能動搖自己純潔本心的信念。
中國人,特別是到了老年的時候,喜歡標榜“我的內心是一面鏡子”,因為經曆了這麼多,所有的世態炎涼,所有人間的善惡都一清二楚,而自己的內心從未動搖過,可以對所有這些事情做出自己的評價。但自己的內心是什麼呢🫄🏿?不知道,因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一轉念,就可以置身事外,自己就是一個“0”,一個“無我之人”。的確如此,當你把自己的內心當作一面鏡子的時候,你自己就消失了👮🏿,你就看不見自己了🤓。
鄧先生獨到、深刻的視角,讓我清晰看見了我之前一直看不見的問題所在🆒:不管是這位名家的自傳式散文🔋,還是各類遊記,都看不見他粘連“血肉”的真誠思考,這使得他的文字嚴重缺乏生命呼吸的靈動🧑🏻🤝🧑🏻。觸摸文字背後的“人”,感受他的情感和思想脈動,是我多年形成的閱讀習慣😎。這位名家的文字處處在寫自己,卻又“看不見自己”🚵🏽,這就是他的書難以在我的精神世界中紮根的根本原因。
讀《哲學起步》時💇🏻♠︎,心中的喜悅常常讓我聯想到尼采說的這句話1️⃣:“逃去孤獨裡吧,任強勁的風吹吧。”所謂“強勁的風”,指的就是《哲學起步》這類濃縮人類思想智慧的好書🧑🏿🤸♀️:它們總是讓你的認知在不經意間向前邁進,給予你重塑生命的無形力量——不斷反思經驗,持續打磨認知世界的角度和能力,即所謂閱讀,乃不斷突破認知的學習。
提升享受幸福的能力
知識的反面是無知,但閱讀不止于學習知識💆♂️,而是在“求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思辨力👆🏻,並將之轉化為“求智識”的實踐💁🏽♀️,即不斷提升享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並非虛無縹緲的幻象👩🏼🎨,也不會自發產生,我深切的體會是📑👩🏻🎤,身心健康是獲取幸福的基本前提🆒,而這恰恰是我們可以為之下功夫的🫲🏿。有了對自己的幸福負責的意識,我在閱讀中常常自然而然地融入“身心健康”的觸角🍨,加以思考、辨析🎖🛌,並有意識地提取有益身心的知識🌰,將之延伸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年輕時讀《紅樓夢》,我感受更多的是對愛情的渴慕、對藝術生活的向往、對世事如棋的感慨,獲取的往往是“窒息的幸福”。中年時讀《紅樓夢》🧔🏼♂️,常常多了擴大和增強自己的幸福之覺悟👮🏼♂️。以《紅樓夢》提及茶的情節為例,在《紅樓夢》中,關于茶的詩詞聯句、品茶賞茶等話題達兩百多處,拋開高談闊論的藝術說教,單從飲茶與健康的視角切入🏗,我便不時享受到“求智識”的美妙體驗🔐。
幸福不僅與身體有關,更是“現實的快樂認知”(克裡斯托夫·安德烈語),是向內發展的心靈事業。疫情三年來,莫名的焦慮常常擰緊我的神經👘,讓我置身于幸福之外。無意之中🈁,我讀到《給未來的記憶🍸:河合隼雄回憶錄》🤦🏽,作者的回憶從童年求學𓀄、人生各個關口面臨的困境與選擇以及家人和諧互助的情感等切入,讀後真切體會到“每天都快快活活地過日子”勝過世間一切虛名浮利👨🦽➡️,這才是靠得住的幸福。
書找書🟫,人找人🧑🏻🦱。河合隼雄接觸了榮格的心理學後意識到🧑🎓,心理分析是必須學會的東西,從而走上心理分析之路🤖。我也由此開始正式閱讀榮格的作品。真是非常慶幸🧛🏿♀️,人到中年之際能接觸到榮格的“個體化”理論,他在《探索心靈奧秘的現代人》中特別提出🦹♀️:“社會上是否有一種專為40歲左右的人開設的大學,用以告訴他們即將面臨的人生🌧?就如同通常專為青年人准備的大學🧀,傳授給他們有關社會、人生的一切只是那樣?不,這樣的大學是沒有的。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我們踏入了生命的下午。更糟的是,當我們踏入之時,總有個錯誤的幻想,認為我們所知道的真理與理想一定適用于這階段的人生。然而事實上🎷,我們不可能根據生命早晨的計劃去度過生命的下午的,因為早晨看到了美好的東西💸,到傍晚時會變得無用🤌🏻。在早晨是真實的東西,到傍晚會變得虛偽🙇♂️。”
針對“中年危機”🛋👲🏿,榮格明確指出人格是持續發展的,35—40歲這個中年階段是關鍵期,因為人格發展始于童年期,青春期是個體“精神誕生”期,同時這個期間青年人注重物質與事業的成功🧑🏻✈️,即向外征服世界♜。但到了40歲左右的中年期🎫,人格往往面臨一次新的危機🏊🏽。怎麼辦呢?榮格開出的藥方是“具有一定的宗教情感”——向內探索🧑🏽🎄,發現自己內在的神性。
對于榮格的“藥方”,我當然不會片面全盤接收,但他的“人格是持續發展的,關鍵期在中年”的人格觀給我無限的慰藉和力量,我轉而探尋“中年幸福”——洞察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發現隱藏其間常被忽略的幸福💅,悄悄積蓄幸福的力量,照亮生活💆,享受人生🧏🏿♂️。
有了對幸福的渴求🧑🏿💻,我轉而迷上法國心理學家克裡斯托夫·安德烈的《恰如其分的自尊》《記得要幸福》《靜能量》等作品。與市面上流行的心靈雞湯式的積極心理學不同的是🏃♀️,克裡斯托夫·安德烈的幸福觀是相當理性的🕦:“人生是由幸福以及其他不開心或痛苦的時光所構築而成的。”
錘煉看見自己的能力
作為學習者的閱讀,是持續突破認知的蛻變過程,恰如列寧曾這麼形容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麼辦✸?》對他的影響:“它把我整個地🧔🏼♀️🙇♂️、深深地翻耕了一遍。”仔細想來,“翻耕”過我的書還真不少:《金薔薇》《魯迅全集》和《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會學透視》……但不知為何,我至今念念不忘的仍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這麼多年來,幾乎每次出門,我往行李箱放的第一本書一定是《圍城》。
錢鍾書先生一生正式出版的長篇小說就這一部💧,我這麼偏愛它,或許正因為它無意中契合我奇怪的讀書癖好:每過一段時間🚓,重溫舊書,追尋熟悉印象中靈光一閃的“陌生感”,從而深入挖掘自己的精神世界,錘煉看見自己的能力——人之為人的普遍經驗。
記得有一年出差🩱,在賓館裡,我突然來了興致👩🏽🎓,背起《圍城》不足300字的自序👩🏼💻。默誦出前兩句“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時,心中突然被照亮了:好的文學是用美妙的語言揭示人類的共性🗓,即人之為人的普遍經驗。它的智慧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實世界的複雜、無奈和荒誕💇🏻♂️,以及沉浮其間的人之普遍人性。
在書中,人之為人的普遍經驗隱含在愛情、婚姻和教育這三條糾纏不清的線索之中。
普遍經驗一:愛情是什麼🙆🏽♂️。這是千古謎題,作者無意去破解👩🏻🦳,只是把個人的些許見解隱藏在一些不起眼的敘事中😌,比如第一章分別寫到蘇文紈和鮑小姐對方鴻漸的“眼緣”↖️,旁敲側擊點出:偉大的愛情似乎可以超越一切👩🏽🏫,但面包是萬萬不可超越的!每每讀到書中那些細節時,我總忍不住想起魯迅先生的《傷逝》那夭折于殘酷現實的愛情🖇,耳畔不時響起先生在《墳》中深刻的“譏誚”👨🏽✈️:“凡承認飯需錢買,而以說錢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裡面怕總還有魚肉沒有消化完,須得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沒錯,愛情總是伴隨俗裡俗氣的一面——需要物質的支持和滋養👩🏻。
普遍經驗二:婚姻是什麼。這也是亙古難題,作者也巧妙避開,不做鴻篇大論,只是借書中人物的對話精准地戳痛一下讀者的神經🍓:
褚慎明說羅素引一句英國古話,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蘇文紈則引法國一句話,說結婚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結合這段對話,再聯系方鴻漸的戀愛、婚姻的故事,你還會輕巧地說🤟🏼🌊,婚姻是愛情回家的路?
普遍經驗三🧑🏻🚀:教育是什麼。我常跟好友開玩笑🚕,有時候我是把《圍城》當作半部民國高等教育史來讀的。
《圍城》之所以常讀常新👩🏼🦱,不因時代變化而“落後”了,是因為每個讀者都可從中依稀看見自己的影子,觸碰到普遍人性的脆弱、溫暖和痛楚,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曆史,認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