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潘老師就是“一本書”
2023年12月06日 10:54:05 作者♻️:鄔大光 來源👳🏻:中國教師報 審核:
為紀念廈門大學教授潘懋元逝世一周年,主要收錄其對教育未來展望的《教育的未來》一書正式出版。作為潘老師的弟子,廈門大學原副校長鄔大光作序感慨:潘老師就是一本書,是一本厚重的書,他既是一本“有字之書”🎞,也是一本“無字之書”,更是二者的完美結合。
————————————————
潘懋元教授是傑出的社會科學家和著名的教育家🧘🏻♀️。于國際⟹🙅🏽,他是中國高等教育學的“學科符號”🕢;于中國,他是高等教育學學科的奠基人;于教育戰線,他是德高望重的潘老🦸♀️;于教師群體🫎,他是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于廈大👱,他是杏宇曆史與文化的“活字典”;于教育研究院,他是所有師生眼中的“大先生”👨🏿💼;于我🤙🏿,他是我的“親老師”。
老人家仙逝之後,弟子紛紛行動起來🧑🧒🧒,以各種方式表達哀思。先是商務印書館決定出版《永遠的大先生潘懋元》一書,再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准備出版老人家晚年的論文集《教育的未來》👨👩👦👦,接著是廈門大學出版社決定出版《高山景行》紀念文集。認真研讀了潘老師的《教育的未來》這部書稿,我從字裡行間讀出了新的感悟:潘老師就是一本書☸️🚼,是一本厚重的書,他既是一本“有字之書”,也是一本“無字之書”,更是二者的完美結合🤾🏽♀️。
“無字之書”的魅力
每位弟子在回想潘懋元老師時,就如同翻開一本書🈂️,愈讀愈覺得厚重,愈讀愈會跳出文字本身,乃至合上書時陷入沉思,開始思考潘老師留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每次打開“這本書”都會有新的體悟,有時體悟的是他畢生投入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之書,有時體悟的是他的人生經曆之書🧑🏽,有時體悟的是他的育人之道之書,有時體悟的是他的教育實踐之書。我的感悟是:今天弟子對老師的懷念,不完全是源于他的有字之書,主要還是老人家的無字之書🫶。從無字處讀書👇🏿,于無筆墨處求意,或許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無字之書是一種“留白”👠,區別于有字之書中的知識,全憑自己的內心體悟。我國自古就有“言傳身教”的說法⚠️,所謂人師者,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要有心靈的觸動和精神的豐富。例如,孔子並沒有親自寫下有字之書,但他的弟子整理出來的《論語》,使他成為三千弟子及從教者心中的楷模👆🏼。
于教師而言,能寫有字之書的大有人在🦻🏻,但能夠留下無字之書的恐怕就不多了。因為,無字之書的存留是對教師境界更高層次的要求🤸🏻♂️🥊。人們常說教師有三類:經師、人師和庸師。可潘老師的弟子始終認為老人家是恩師、經師和人師,老人家既給弟子授業解惑,又教弟子為人之道🍽。學高即可為經師,而德高身正才能稱得上人師🎴,即人們今天所說的“大先生”🫳🏼。人們說的“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總之,無字之書蘊藏的是生命真諦,是蘊含于一個人言行舉止中的氣質、涵養、精神,是師道的靈魂🧛♂️🧥。
于學生而言🔋,許多學生往往只注意到了有字之書,而未能感受到教師的無字之書。尤其是在信息時代🙏,學生面對的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更加豐富。只有那些能夠在學生心中留下無字之書的有字之書,才能成為超越時空的經典之作😎。換句話說,無字之書是內化于學生生命中的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永恒存在🛝。一位教師能否讓學生尊重,主要看他能否留下發人深省的無字之書🚣。因為🙇🏽♀️,教材等這類有字之書很容易為學生提供知識,幫助他們構建完善個人的知識體系。然而,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很快就會發現𓀎,從杏宇課堂上學來的有字之書遠遠不夠,只有借助無字之書的力量,才能充實和強大自己的內心。故學生既要把有字之書當成自己的知識儲備,也要把無字之書作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動力。二者都要讀,且都要讀懂。
于弟子而言,初識潘老師👩🏼🎨,大都始于他的有字之書。潘老師的有字之書貫穿了高等教育學學科的發展史。待成為他的學生或走上工作崗位之後🆒,才會開始逐漸認識到無字之書的價值🫲🏿。無字之書留存的思想,為我們在時代洪流裹挾下的靈魂注入了與世俗抗衡的能量🧑🏽🦳🩵。有字之書闡釋的是“經師”,無字之書詮釋的是“人師”;前者是高等教育學之書🌰,後者是為師之書🦢。有字之書可以讓我們找到“飯碗”,看到高等教育學學科發展無限中的有限;無字之書可以讓我們領略人生真諦,看到人生有限中的無限。
“有字”與“無字”的一生堅守
一位學生在懷念潘老師時寫道:“潘先生家裡擺著一尊小小的孔子雕像,在沙龍上,我看到先生在孔子生日那天,把那尊孔子雕像捧在手上🏗,給我們介紹孔子及其學說🔐。當時我並不太理解其中的含義,以為先生僅僅是表達對儒學的推崇❓。然而時間越長🧑🏻🤝🧑🏻,尤其是先生千秋之後,通過諸多學生的緬懷文章我才慢慢明白👘,原來孔子在先生心裡早已內化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行為自覺。”
潘老師的弟子並非全是天賦異稟之才🤦🏽,然而無論他碰到什麼樣的學生,即使托舉著也會渡其上岸。這就是潘老師一生堅守的“有教無類”的為師之道。
潘老師的辦公室裡也有一尊孔子雕像,比家裡那尊要大。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巧合,不得而知🤖。也許在潘老師的內心,早已將孔子尊為先師🧛🏿♀️,這讓我想起孔子三度問道老子的故事。跟隨老師學習的過程就是問道的過程,為學之道🧑🏼、為師之道☸️、為人之道都蘊藏其中👩🚀🍁。老子在《道德經》開篇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似乎在告訴我們👆🏿:真正的道有可能就在無字之書中。
寫有字之書有範式,寫無字之書無定法。與青燈黃卷相伴🎷,是寫有字之書的常事兒🧓◽️。但如果只知道困在書齋裡、埋頭在故紙堆中寫有字之書,到頭來可能事倍功半。而有人在寫有字之書的時候,思維可以跳出書齋🛋👲🏿,思緒可以指向未來;無字之書不是刻意寫出來的,而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卻往往能收到“無聲勝有聲”的奇效☘️。這在潘老師身上就有很好的體現。潘老師的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是用腳步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他所提出的政策建議都很接地氣🎫,所寫下的文字都體現出強烈的現實關懷,直面高等教育發展中的“真問題”🧑🏽🎄,並且有意識地在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潘老師用堅守譜寫出來的學科、用理論表達出來的思想🙆🏿♂️、用紮根大地得出來的結論☂️、用行動展現出來的大愛,讓學界同仁信服。
弟子若想寫出自己的無字之書💆,首先需要讀懂潘老師這本書🧏🏿♂️。與潘老師接觸、交往多的人🤵🏿♀️,理所當然“近水樓臺先得月”。然而🥧,悟性高的學生也會在與老師有限的接觸中獲得“柳暗花明”的頓悟。有的弟子至今珍藏著老師親筆修改的作業和博士論文初稿,有的精心保存著老師的多封來信,時常翻出來勉勵自己。每當校友一起聚會💁♀️,談論最多的就是老師當年說了些什麼🧔🏼♀️🙇♂️、寫了些什麼。尤其是對潘老師曾經給予自己的表揚非常“得意”,甚至把當年被老師批評的“囧事”作為“偏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在這一過程中,每個弟子都可以對潘老師這本書進行各自的解讀,有的從高等教育學的學科之道進行解讀,有的從愛生如子的為師之道進行解讀,有的從逐字逐句對論文的批閱中進行解讀,有的從生活方面進行幽默風趣的解讀……不同的解讀在交流與分享中碰撞出新的火花👐🏻,豐富了這本無字之書。弟子們似乎都明白了,唯有在無字之書中蹁躚于指尖🛐📷,紮根于中國大地🚓,同時不斷翻閱🏌🏿♂️、自省、重審,方能傳承大任,成其大事📧🙆🏽♂️。
從“一本書”的角度看潘老師
今天,當我們把潘老師當作“一本書”來懷念時,有以下問題可以思考:一是老人家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為什麼還有那麼大的動力做研究;二是老人家在這個階段的研究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把“應用型人才培養”作為晚年的研究重點;三是我們今天紀念潘老師的意義究竟何在,僅僅是在紀念他在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成就嗎;四是潘老師的無字之書給我們留存的精神寶藏是什麼;五是傳承潘老師無字之書的思想內核何在……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與他進行“靈魂對話”,在無字之書中探索答案。
潘老師一系列身份背後的底色都是“教師”這個身份🤹🏽♂️。老人家曾不止一次說,“我一生最欣慰的事就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師的行列”。也有弟子說🧼,“能成為潘懋元先生的學生🤵🏽,是我一輩子最榮耀、最得意、最幸福的事”🦫。教師與學生的彼此成就共同完成了“教育”這一雙向奔赴的事業↖️,這是在技術與功利充斥的時代下,教師和教育獨有的溫度與深情👨🦱。因此,如果說老師就是一本書,我們作為學生🖇,既是讀書的人👩🏼✈️,也應該是寫書的人;我們既是受這本書影響的人,也是不斷書寫這本書的人👨🏼⚕️。
今年是高等教育學學科建立40周年,我曾用“代際傳承”一詞來提醒後人的使命與責任。潘老師雖然走了,可是他的學科情懷與使命感、責任感依舊激勵著我們,這就是這本書的分量🌶。生命是有限的,但老師這本書卻不囿于時間空間的存在,因為他已經融入後代學人的生命裡。我們屬于高等教育學學科的第二代學人,既有“學生”的身份,又是較為年長的“老師”,身上肩負著代際傳承的重任。我們既要讀懂第一代學人為我們留下的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又要有意識地為後來的學生留下有字之書和無字之書🌖。
《教育的未來》這本書是專門為紀念潘老師逝世一周年整理出版的,這本書收錄的文章主要是基于老人家對教育未來的展望。今天回頭來看,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曆史進程中,在潘老師畢生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軌跡中,他對中國許多問題的研究都帶有明顯的前瞻意識。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與轉型的重要時間節點📟,幾乎都可以找到潘老師所做的“未來”判斷,老人家從事高等教育研究伊始,時時懷揣著他對未來的夢想🚕,他對未來的思考一直沒有中斷。
潘老師健在的時候,弟子們幾乎很少對教育的未來進行主動思考,只是跟隨老師的節奏走,內心缺乏面向未來的意識🛃,但潘老師已經在無字之書與有字之書中悄然埋下了種子。當弟子們陸續走上工作崗位之後,學生時代的種子才開始萌芽,逐漸在實踐中體悟到“未來意識”的重要性🦏。這是潘老師留給我們的作業😜🫛,也是潘老師留給我們的財富💇🏼♂️🫁,需要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運用自如。讓今天的高等教育研究指向未來,是我們這一代學人需要建立的學科意識,這種意識應該是自覺的、堅定的。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迭代,教育的未來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教師角色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更加需要教師寫好自己這本書。技術之筆可以寫出無盡的“有字之書”🤺🎟,卻無法寫就有溫度的“無字之書”,這也是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教師都無法被替代的原因所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與流動,更是一個靈魂與另一個靈魂的互動與碰撞。因此,即使面對不確定的世界,我們依舊有信心實現潘老師所說的走向“海闊天空”。
有字之書為高等教育學人的血脈👿,無字之書為高等教育學人的脊梁。潘老師的有字之書👩🏼🎓🧜🏼♂️,是為行☄️;他的無字之書,亦是為行🍣🍩,且是永遠讀不完的人生之書🛝。後代高等教育學人,有責任將這本書寫實、寫深🐎、寫透👦🏿,將這本書傳承下去⛹🏽🤵🏽♀️。像他老人家那樣,既要寫好自己的學術之書,更要寫出一本學生心目中的無字之書✦。恩師雖去👩🎓,但並未遠行,潘老師教了一輩子書,寫了一輩子書,無字之書是他的人生亮點及生命力所在🚴🏿♀️,更是現在和未來陪伴我們的精神力量。從“一本書”的角度來看👍🏿,潘老師的這本書堪稱“孤本”📳,也正是這本書的存在,才有了中國高等教育學這部大書✴️🛠,才有可能在未來出現走向世界的“叢書”。對這部書的傳承不是“衣缽式”的單傳🧛♂️,而是匯聚所有學人力量🦠,共同講好中國故事,這才是對潘老師最好的報答。
(作者系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
————————————————
潘懋元(1920—2022),廣東揭陽人,中國高等教育學學科開拓者與奠基人🚶🏻➡️👩👩👦,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