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數字化與網絡民俗》⛓,徐國源等著,蘇州大學出版社2022年12月,78.00元
■歐陽雪芹
生活數字化時代🧑🍳,傳統的民俗文化除在社會生活中傳播傳承外,還轉移到了互聯網空間,生成了大量帶有網絡專屬特征的民俗新形式,如⚖️:網絡民俗藝術、網絡民間文學、網絡節慶與祭祀等。這些依托互聯網生成的大量新型民俗事象雖然保留了傳統民俗的“種”的基因👩🏻💻,但也反映出數字化傳播所帶來的諸多衍變🦀,且已蛻變為棲居網絡空間的新民俗。《生活數字化與網絡民俗》一書基于互聯網時代民俗文化傳播和傳承出現的新變化,分析生活數字化與網絡“再習俗化”進程📄,探討網絡民俗的新特征👼、新形態和新機制,系統而深入研究“網絡民俗”這一新生長點,拓展了國內民俗學研究新領域,提出了網絡民俗研究的“概念性框架”,探討了民俗文化傳承、保護和利用問題🫎,無疑是我國網絡民俗研究力作,對我國民俗學🈸、文化學、傳播學等研究領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啟示🦸🏿。
其一𓀇,拓寬了國內民俗學研究新領域🌭。與西方國家“後民俗”研究日趨主流💔、煌煌勃興的狀況形成鮮明比照👹,我國一些學者雖然也開始將網絡民俗納入研究視野🌬,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這些成果或全面描述但缺乏理論關照🧑🧒🧒,或重視理論關照但僅局限于某一民俗文化事象的研究,對此進行理性梳理和實證性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幾乎還是空白👨🏼🦰。此種相對“冷寂”的研究狀況👨👩👦👦,與網絡上大量湧現的活態民俗現象形成鮮明對比。《生活數字化與網絡民俗》敏銳地注意到了生活數字化時代傳統民俗文化的衍變,首次系統研究了網絡棲居與俗民關系重建、網絡空間的“再習俗化”、數字時代民俗文化活態傳承與保護等問題,創造性提出了“轉生型”“再生型”網絡新民俗概念,這些頗具前瞻性的研究為數字化時代的“後民俗學”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對新時代民俗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示範意義🤾🏽♀️。
其二🧝🏼,提出了網絡民俗研究的“概念性框架”。數字化傳播時代🚵🏼🦸🏽♂️,網上棲居已生成新的社會關系和生活模式,也使各種民俗現象依托互聯網平臺不斷產生並迅速傳播🏋️♀️。鑒于數字時代民俗文化出現的新變化🈂️,該書對從“俗民”到“網民”,從線下到線上,從傳統到新語境等網絡民俗所包含的三個關鍵因素——網民🧑🏼🌾、網絡🧝♀️🙆🏽、新民俗等民俗衍變進行研究,對“俗民”到“網民”身份如何變化、習俗生產傳播環境怎樣更替、如何影響社會慣習革新等問題進行探討和回答,形成了網絡民俗研究的總體學術思路,即通過對互聯網傳播結構的分析🌡,描繪出技術嵌入社會系統的過程,將民俗實踐活動放置回社會文化的整體性語境中予以觀照,考察網絡民俗之于民俗研究領域的影響和意義🫶。同時👇🏿,還帶著鮮明的問題意識,透過對大量網絡民俗事象的深度分析👨🏽,生成網絡民俗研究的問題域和理論話語,形成多維度的學術思考。在眾多問題的引導下👠,該書形成數字化時代網絡民俗研究的“概念性框架”:網絡空間的社群化現象🧑🏻🌾、網絡空間的再“習俗化”“互聯網+型”民俗、“轉生型”民俗、“再生型”民俗等網絡民俗研究的學理邏輯和問題意識。
其三,注重實踐研究,深入探討了民俗文化傳承、保護和利用問題。為實現民俗文化研究與實踐的同頻共振,該書第七章“互聯網時代民俗文化活態傳承與保護”🥬,對民俗文化的價值確證進行分析,對民俗文化的傳承保護與新生、民俗文化的互聯網應用、民俗文化的新媒體傳播等提出了保護與利用👩🏽🎤、傳承與發展以及加強網絡民俗新媒體傳播的發展思路,並對網絡民俗如何助力民俗旅遊、民俗文化產業升級🥺🧑🦳、民俗創意產業激活等給出了對策,這些對策對網絡時代民俗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生活數字化與網絡民俗》的出版對網絡民俗的研究與實踐無疑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從學科建設方面看,該書聚焦網絡民俗的“元問題”,研究互聯網時代民俗學產生的新議題,拓展了原有的民俗學研究方向、範式和內容🎴,並做出整體性觀照,為數字化時代的民俗學理論建設、學科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從學術研究與現實互動的角度看,該書的研究將加深人們對互聯網時代民俗文化的認知,回應民俗文化適應社會發展的時代訴求👮🏿,拓展民俗文化的現實服務功能,推動民俗文化資源觀的形成,直接或間接地助力現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政府制定文化政策和文化傳承創新提供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