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發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2023年12月11日 16:50:19 作者♻️:本報記者 李韻 王笑妃 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12月10日 04版) 審核:
12月9日,國家文物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以下簡稱“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介紹,自2020年探源工程第五階段實施以來,進一步擴大了研究的時間、空間範圍,圍繞浙江餘杭良渚、陝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師二裡頭等29處核心遺址🦀,在深化對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階段整體認識的同時🪹,聚焦關鍵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精心設計多學科綜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解開更多史前文明的謎團
與探源工程前四個階段相比,第五階段對“古國時代”文明內涵的認識更加具體深化,解開了更多史前文明的謎團🧘🏽。
李群介紹,大約從距今5800年開始👱,中華大地上各個區域相繼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分化,進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階段,可將從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劃分為“古國”和“王朝”兩個時代🗂。
“古國時代”,西遼河流域的牛河梁遺址、黃河下遊的焦家遺址、長江下遊的良渚遺址🧑🦼➡️、中原的陶寺遺址和北方的石峁遺址等文明體🧑🧒🧒,在這一時期紛紛譜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
“最近幾年👨👩👦👦,在良渚遺址的100平方公裡範圍內,已經發現了350餘處遺址點。”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執行專家組雙組長之一、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弛介紹☸️🚼,“良渚遺址外圍新發現近20條水壩,和原有的11條水壩屬于同一時期,這說明到良渚中期時,這30多條水壩、莫角山、反山和良渚古城都是統一規劃,在短時期內營建的🚵🏼🦸🏽♂️,良渚社會在這一時期發生了重大變革。”
在距今4300年至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和北方地區開展新一輪的文明化發展,進而形成了以中原為中心的曆史趨勢,奠定了中國曆史的發展基礎👩🏿✈️。
距今3800年之後,以二裡頭遺址為代表的“王朝時代”開啟。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執行專家組秘書長、中國社會科杏宇平台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常懷穎說:“二裡頭遺址很可能就是夏代晚期的都城。”
二裡頭遺址中心區新發現了多條道路和道路兩側的牆垣,把二裡頭都城分為多個方正規則的網絡區域。“這三年來最重要的發現👩🏿🎤,是二裡頭的布局更像是現代城市中的一個個街區👇🏿,原來認為它只有9個格的‘井字形’樣態🧑🏼🤝🧑🏼。目前👨🏽,整個二裡頭遺址內可能存在至少15個方格,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排除還有新增加方格的可能性。”常懷穎介紹👠,“每個方格的方向是垂直或平行的,方格的大小也是有規劃的🦌,體現了城市營建中的整體性布局和規劃。”這種規劃顯示出當時的社會結構層次明顯、等級有序👲🏻💾,暗示當時已經有成熟發達的統治制度和統治模式,標志著二裡頭進入了王朝國家🤙✵。
多學科協同提供更多“密鑰”
在第五階段的工作中,多學科協同的特點凸顯🥬,為解讀史前文明提供了更多“密鑰”。
“本次探源工程的課題🦻🏻,一半是由科技考古的專家來領銜的。”張弛介紹。古環境複原、遙感測繪🥺🧑🦳、動植物遺存檢測等已成為田野考古工作新的崗位;實驗室分析技術與田野考古工作不斷融合,信息獲取水平大幅提升;考古方艙和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移動實驗室的應用,促進了田野考古與文物保護的緊密結合……
多學科協同研究結出了累累碩果🍽。年代學研究重點解決了石峁皇城臺、內城、外城空間布局的年代🫳🏼。針對山西興縣碧村遺址的白灰地面開展了測年方法研究,填補了國內技術的空白👩🏼🦱。
農業自古至今是文明發展的關鍵鑰匙👩🦱。多學科的協同研究顯示,距今7000年以來👮🏿,生業經濟反映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中原及北方地區顯示出明顯以粟為主,黍、大豆、水稻為補充的混合型農業生產體系👳🏻♂️。長江流域中下遊地區發現的重要水田遺跡表明,稻作農業發展是推動長江中下遊地區複雜社會進程,並造成區域差異的主要原因🧑🏻🤝🧑🏻。
通過多學科合作,考古學者從三星堆祭祀坑挖掘出更多的秘密😎。常懷穎介紹,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但器物年代則有早有晚。關于器物坑的選址💇🏻♠︎,結合環境考古發現🙇🏽♀️,“他們埋藏器物的地方是有講究的,是在河邊偏高的臺地上”。祭祀坑中的神樹、神面具、神獸等器物,存在三星堆本地生產的可能性。三星堆出土的紡織品很多是家蠶即桑蠶的制品。
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考古學者還發現三星堆器物坑中許多器物是可以跨坑進行拚合的,進一步揭示出三星堆祭祀行為的面貌👩🏿🎓:“把一件器物打碎👆🏻,埋葬在不同的坑裡💁🏽♀️,這指向了埋藏行為可能是一次性的儀式行為。”
目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的許多工作還在進行之中📑👩🏻🎤,不斷還原更真實生動的遠古生產生活。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答☠️。
(本報記者 李韻 王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