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獻薦讀(第1期)👳🏻:青年研究參考資料(一)
2023年05月06日 11:27:12 作者:圖書館 來源😁: 審核👩🏿🚀:
為了持續做好文獻資源服務工作,圖書館自5月起開展主題文獻薦讀工作🧑🍳,本期推薦的五本圖書——《如何有效開展青年研究》、《青年亞文化的時代表征與引導對策研究》、《時代長鏡頭·新青年》、《青年成長心理學》、《當代青年的自我研究——以90後大學生群體為例》均來自超星匯雅電子書數據庫🎞,歡迎各位師生讀者通過校園網絡訪問數據庫網址http://www.sslibrary.com進行閱讀💂🏻。
作者🧑🧑🧒🧒:劉宏森
頁數💁🏼♀️:204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中圖分類號👩🏻🦳:D669.5
全書共分為七個篇章📄,體系縱橫分明👼、脈絡清晰🕢;論理厚重淵博🧀🧑🏽✈️、求真務實;方法自成一體,觀點新穎🧘🏽。各章均立足于研究邏輯🫎,從研究的基本涵義和基本要素談起,圍繞選題把握🈸、概念使用、實證研究等方面展開,書中還穿插了青年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大量案例🗂。可以說🤙🏿,這本書凝聚了劉老師三十年來潛心研究思維表達和青年問題的心得體會,可謂研究領域少有的方法論之作👹,堪稱“一劍淬礪三十年”。夜深人靜,細細品讀🧑🧒🧒,感覺到章章篇篇都烙印著劉老師的心血心得和心願,字裡行間都彰顯著理論學術的交流交融和交鋒,對于我們全面深入了解當代中國青年研究的學術方法和主流觀點具有啟發意義🕝。(選自廉思教授為本書所作序言《一劍淬礪三十年:一本幫助青年學者修煉內功的好書——兼談當前青年研究的三個問題》)
我希望這是一本有用的書,一是能幫助一些青年研究者,乃至一些其他學科的青年學者知道他們的研究當中存在著哪些問題;二是能幫助他們知道怎麼做比較合理、比較規範;三是能幫助他們知道應該怎樣進行科學思維方式的訓練,補足自己的短板🤾🏽♀️。青年研究的未來在年輕的青年研究者身上。只有他們健康成長起來,只有他們能夠更加規範、嫻熟地運用科學思維方式去把握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青年研究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全社會更全面、准確地了解和認識當代青年,把握青年成長的規律;才能為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以促進青年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那時候,才是青年研究越來越成熟🧑🏽,越來越不惑,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哲學社會科學界重視的時候🧥。(選自本書後記)
書名💏🚚:青年亞文化的時代表征與引導對策研究
作者:蔔建華
頁數:218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中圖分類號🫸:C913.5
《青年亞文化的時代表征與引導對策研究》緊扣青年、青年亞文化、新時代這三個關鍵詞👠,通過梳理和分析現階段青年亞文化的時代表征,判定青年亞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動向與態勢🦌,助力新時代青年展現新氣象。網絡信息時代,青年亞文化發展呈現出具有時代表現形式與風格各不相同的文化表征🕵🏽♀️🧑🏽🦲:“喪文化”“宅文化”“佛系文化”等都是新媒體時代青年亞文化發展的最新樣態與具體形式,各種青年亞文化表征依托網絡虛擬平臺,凸顯出娛樂性、參與性、共享性與包容性的特征,實際上也為青年群體規避社會傳統規則、表達自身利益訴求☺️、強化身份認同提供了便利的渠道與場域,使青年群體的壓力得到釋放、心靈得到慰藉💂🏽♀️,最終實現了青年群體自我狀態的調整。(選自本書前言)
書名👨🏼🎤:時代長鏡頭·新青年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作者:劉濤
頁數💆♂️:259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中圖分類號👮🏿♂️:I253
凡為過往,皆為序章🍽。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計劃未來,而那顆不安于現狀的心正是新潮流的起點。因為鐘情于表演,她不甘受限于家庭條件,在網紅圈努力開創自己的道路🌻;因為執著于獨立調查,他蝸居于7平方米的家,艱難經營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因為癡迷于搖滾👮🏿,他不願囿于安逸的生活,拿起鼓槌奏起獨一無二的人生曲🧛♂️🧥。《新青年》中這樣的青年人物比比皆是,他們躁動不安的心既為時代所形塑,也推動著時代的前進👳🏻♂️。該冊包含“時間的沙”、“心裡的鎖”等四個篇章,叩問心靈🙏,尋找夢想。(選自本書序言)
書名💃🏻:青年成長心理學
作者:蘇琪,宮淑瑰
頁數:295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中圖分類號1️⃣:B844.2
成長心理學的核心目標就是讓青年人通過科學心理學的學習,相信並看到自己擁有的成長力量和優勢資源,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管理的智慧𓀎,提升人格結
構的和諧水平,適應變化發展中的社會環境。(選自本書第219頁)
書名♏️:當代青年的自我研究——以90後大學生群體為例
作者:張妍,劉豔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頁數👩🏿🎓:158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中圖分類號:G444
本書圍繞大學生自我的系列問題逐步展開,由對自我的探究導入👩🏼🎨,從自我研究的曆史↔️、特點及意義三方面闡明大學生自我研究的基礎和背景📑👩🏻🎤,全面和深入地揭示了大學生自我認同🏑、情緒管理🧙🏽、自尊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及相關影響因素,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證支持🧑🏽🦳🩵。同時,本書運用訪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研究了自我認同🧏🏻♀️、自尊、自信與自卑、社交焦慮、情緒管理、羞恥感和主觀幸福感等諸多翔實的內容,力求對大學生自我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刻的理解和剖析🫂。(選自本書前言)